小学六年级作文拜年4篇
小学六年级作文拜年1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。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。小时候,每到过年时期,我和小伙伴们便开始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,增添了节日的气氛。不久,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这首诗,家乡的过年习俗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,我至今依然刻骨铭心。
我的家乡位于湖南炎陵县鹿原镇,但镇旁乡村的春节才令人回味无穷。大年30早晨,我早早地来到奶奶家拜年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精巧的对联,那鲜红纸上的一撇一捺显得龙飞凤舞,像一个笑眯眯的脸蛋,洋溢着春节欢乐的气息。听奶奶说:贴对联是当地的一门手艺,大年30一大早,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就得在对的一字一句的字眼间上下一番苦功夫了,怪不得一幅对联上藏着各种各样的笔风:有稚嫩的、潦草的、坚韧的……应有尽有。虽然不算工整,但是包含着一种浓厚的风情。走进厅堂,桌子上花花绿绿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缭乱:清脆的藕片铺在“宝莲灯”上,各种各样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“蝴蝶翅”中,色彩鲜亮的油炸食品摆成奇形怪状的形状等等。丰富多彩的食品一方面招待拜年的孩子,另一方面食品越多,喜庆分布则越来越广泛,是来年的好兆头。但是食品的诱惑并不能使我馋涎欲滴,蚕豆粉丝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十里飘香。在家乡,贴完春联后,拜年的客人接连不断,但是到了中午,大家都急匆匆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蚕豆粉丝。快到中午时,我和表兄弟们赶紧跑到田埂上塞住耳朵,等待爷爷奶奶放鞭炮。鞭炮声震耳欲聋,惊天动地,我们躲在远处的田野,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来,只因为这鞭炮像张牙舞爪的怪兽,发出可怕的声音,胆小如鼠的我不寒而栗。鞭炮放完之后,新的一年来到了,我们一溜烟跑回家。堂屋里弥漫着烟雾,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,但是我们几个小馋猫可不管三七二十一,狼吞虎咽,贪婪地吮吸着润滑而又带有韧性的蚕豆粉丝。汤汁的香味扑鼻而来,似乎掩盖了难闻的烟味。烟雾散尽后,我们一窝蜂冲出去,手捧一堆鞭炮,悄悄地来到水边,用火点燃鞭炮扔入水中,随后水花四溅,一股泉水直冲上天,几条鱼儿一跃而出,翻了个跟头,一会儿,水面上又恢复了平静,我们早已不见了踪影。有时候用烟屁股点燃鞭炮,还没来得及见检查是否点燃,就一闪而去,可水面上一点儿动静也没有,当我们欢呼而来探个究竟时,突然,一个大浪头翻滚而来,鲤鱼打挺的景象又重现。接着,一阵又一阵的惊叫声回响在周围,打破了山峦的寂静。这就是孩子们唱晚而又惊险的游戏。晚上,亲人团聚在一起放烟花,天空中五彩缤纷的雨点散开来,蕴含着一股轻松而又欢快的心情。
家乡的春节令我回味无穷,家乡春节的风土人情更让我感受到人间的美好。
小学六年级作文拜年2
早晨,睡眼朦胧的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兴奋极了!知道今天是春节,内心总有抑制不住的激动。
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,我们应该向长辈拜年。父母提起水果、饼干、糖果,就问我:“准备好了吗?”
“好啦。”我兴高采烈地回答。
一家人穿着新衣服,去奶奶家拜年咯!由于奶奶家很远,所以爸爸决定开汽车去。车上,我们嘻嘻哈哈地欢闹不休,活像一只只快乐的小小鸟。大过年的,有谁不高兴呢?
一路上,我看到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,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。
过了半个小时,车停在奶奶家门口,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,亲切地叫喊:“奶奶——我来拜年啦!”
“哎!”奶奶身挂围裙,听到我的声音,回应道,“呦,我的外孙女来啦,真乖!进来坐吧。”
一进客厅,妹妹就好奇地问:“奶奶,为什么过年您还这么忙碌,怎么不休息一会儿呢?”“我忙碌,是因为迎接你们的到来呀。”奶奶笑容满面地说。爷爷、舅舅、舅妈、两个可爱的表哥都出来和我们问好。热情大方的舅妈见我们来了,就拿出糖果、花生、瓜子来招待我们。我、妹妹、表哥坐在沙发上,津津有味地吃着、笑着,有说不完的话。“开饭啦!”和蔼可亲的爷爷把一盘盘美味的菜端在餐桌上。哇噻!各种各样的菜似乎吃也吃不完,香味扑鼻而来。我最爱吃爷爷亲手包的饺子,那味道别提有多香了!大虾是妹妹的最爱,鸡翅是表哥的“宝贝”。看着这些美食,让我们不禁想起这一年中我们曾经付出的艰辛和汗水,大家一起聊着以前的一些趣事,其乐无穷……每年春节,我家都要玩一个“游戏”——互赠祝福。我站起来,端起盛满幸福的杯子,对爷爷奶奶说:“爷爷奶奶,我祝您们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,万事如意!”
“我的乖外孙女,你要好好学习!考上重点中学!”爷爷奶奶说完,拿出一个红包给我。我连忙说:“谢谢!谢谢!”
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,我们坐上汽车,望着窗外各式各样、五彩缤纷的烟花,恋恋不舍地回家了。
拜年是最最幸福的事情了,内心总是甜甜蜜蜜的,口袋总是鼓鼓囊囊的,连每一个动作、每一句话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……
啊——快乐的滋味涌上心头,永永远远回荡在脑海里……
小学六年级作文拜年3
春节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去亲戚与本家拜年。年初一就在村里给直系亲属拜年,一大早起来就去爷爷、奶奶家拜年,还要带上礼品,精果、红糖什么的,都可以;接着是其他的长辈家拜年,也要带上礼品。初二就要到母亲的娘家拜年,包括爷爷的哥哥弟弟、侄子家等。
每去一家,首先得受鞭炮。大方的人家就放长一点的鞭炮,要不就放短一点的,意思一下。鞭炮放完了,拜年的人还得高喊:“拜年了,恭喜发财!”对老人要说:“恭喜您哪,越活越鲜健!”老人家会亲昵地在头上摸一下,回应道:“也恭喜你越来越聪明,将来考上大学!”接着就到一杯糖水;走的时候当然还会给一点压岁钱,或者五毛,或者一块,两块。一般会在祖父祖母家吃一顿团圆饭,这顿饭叫做喝年酒。摆了一桌丰盛的菜,鱼圆子、肉圆子、红烧肉、海带、合菜(是用莲藕丝、豆腐丝、芹菜丝、肉丝、黄花),鱼圆子一般是所有人都爱吃的菜。一般一大碗是不够的,所以会盛上两碗。看厨艺的水平,主要就是看鱼圆子做得好不好吃。我们都喜欢吃嫩脆的,那证明鱼的含量比较多;如果有些粉,就是兑的淀粉较多,我们都叫这种圆子为“做得太假了。”
舅公在家里地位极高,父亲、叔父、姑姑们还有我们晚辈都要先给他老人家拜年。从记事起,直到上初中,每年初一一大早,我就要起很早,和父亲、叔叔、大姑和小姑到几十里外的舅公(也就是父亲的舅父家)拜年。
记忆中的初一早晨总是笼罩着迷朦的轻雾,父亲带着我们一大帮人长途跋涉去舅公家拜年。据祖母说,她的父亲,也就是父亲的外祖父是很有钱的地主,后来打牌全输了,幸亏如此后来才没有被化成地主富农。但是,她的父亲并不主张孩子们读书,虽然舅公贵为独子,但却是文盲。
舅公一般并不理会我们,大约父亲会和他进行一些交流与沟通。舅婆据说年轻时是个美人,即便老了,依然干净清爽。舅婆对我们却很热情,满口的“儿呀,儿”的叫个不停。这是我们家那边是少有的,父母自然不会这样亲昵地称呼我们,祖父母也不会这样称呼我们,他们只是喊我们的名字,有时候甚至是我的绰号“太阳”,或者很正规地“新梅大姐”。仅仅如此,我们都觉得舅婆非常和蔼。临走时,她还塞给我们每个小孩两毛钱的压岁钱,说是买鞭炮放着玩。
大姨婆,祖母的姐姐很能干。大姨婆有两个孩子,大的是女儿后来嫁到了甘肃,做了工人,是我们这个家族唯一的'吃商品粮的人,总给大姨婆寄药什么的,母亲总是羡慕极了。小的是儿子,我们叫表叔,却也是读书人,在一所中学里教书。娶的太太是极厉害的角色,大姨婆老和她吵架,偶尔也住到我们家。
细姨婆是祖母的妹妹。她总是最我们到她家拜年。小姨婆有四个孩子,大的是个女儿,跟大姑姑一样大的年纪,长得也很漂亮,人更是机灵,大约是外祖父做的媒吧,后来嫁了外祖父家里的一个亲戚家的儿子,后来成为一个非常有钱的男人。大儿子二儿子却跟小姑姑差不多大,小女儿秋芝则比我只大一岁。我还得称呼她“秋芝姨”。
声势浩大的远来的亲戚,其实宣示了某种地位。村里人总是很羡慕小姨婆家有这么多亲戚。小姨婆总要招呼我们一顿年酒,想来对她那并不富裕的家来说,是一个不小的负担。可是,我们却浑然不觉,直到我自己独自一个人生活,发现招待一大批客人是多么辛苦的事情时才理解她那热情的可贵。
我最喜欢小姨婆的是她的大方。每年到她家拜年,她总是给我们崭新的一块钱的钞票,比祖母给五毛钱自然要大方多了。只是到很久以后,我才知道,其实小姨婆也是家境艰辛。后来她病入膏肓时,我也曾到她家给她拜年,她拉着我的手,热情地说着话,那么慈祥和蔼。我那时没有挣多少钱,给了她50块钱,她执意不要,在我的坚持下,她接受了,口里直念叨我的好,依然满口“儿呀,儿”的叫着。
小学六年级作文拜年4
月初一,本来还想赖一下床,可是外面的炮竹像一个个小闹钟,提醒我太阳晒屁股了。姐姐一把推开门说:“快点穿衣服,咱们要给爷爷奶奶拜年。”姐姐心里肯定想快点拿红包。我和姐姐赶紧坐到车上前往老家,一路上我激动的不得了,妈妈说我都快把车子弄翻了。
爷爷奶奶早就在门口迎接我们了。看到他们慈祥亲切的脸都忍不住想对他们送上祝福语。只听姐姐把毕生绝学都说完了,可我却说不出口,我心想我虽然算不上出口成章,但出口半章总该有了吧,可心里就是不好意思。听到爸爸妈妈的催促声才勉强说了一句“祝爷爷奶奶新年好”。这么老土的祝福语我都说的出,这几年学的成语都还给老师了?没想到爷爷满脸笑容地说“好好好,我的孙女都都乖”。说完就掏出两个大红包,姐姐刚想拿,爸爸就说:“爸爸,小孩子要钱干嘛,您还是留着自己用吧”。姐姐就只好把手缩回来。奶奶却说:“没关系我们留着也没用,给小孩子买好吃的吧”。看到这大红包我和姐姐心想:爷爷奶奶真好,比珍珠还要珍的好啊。
下午大家边吃花生,瓜子,糖什么的,边聊一些事,爷爷奶奶问起了我的成绩,我应付的说还不错,没涨没跌。大家继续聊得很开心。爸爸以前还总说他考一百分,结果一对质爷爷说爸爸总考7、80分。聊着聊着我知道了爸爸的小秘密,也知道爸爸妈妈甜蜜的爱情故事,更消除了爷爷奶奶之间的隔阂。
时间过的飞快,太阳懒洋洋的倚在树上昏昏沉沉的。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爷爷奶奶,坐着车回家。在路上姐姐一直摆弄着大红包,我知道她肯定又想乱花,爸爸却把红包收回来,打破了她的美梦。但我还是想对爷爷奶奶说谢谢……